民族团结知识宣传

  • 发布时间:2025-10-16
  • 发布者: 本站
  • 来源: 原创
  • 阅读量: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为显著特征。回望历史长河,中华各民族共同开发了广袤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常德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高铁乘务,运动训练,工业机器人就业方向招生常德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高铁乘务,运动训练,工业机器人就业方向招生常德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高铁乘务,运动训练,工业机器人就业方向招生常德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高铁乘务,运动训练,工业机器人就业方向招生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
  团结稳定。
  什么是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敏感性5个基本特征。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民族区域自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个离不开”思想内容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五个维护
  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八个坚持”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是“八个坚持”: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维护祖国统一;
  (4)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5)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8)坚持依法治国。
  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3)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4)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6)发展少数民族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
  重要的意义
  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2)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3)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宪法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4)劳动的义务;
  (5)受教育的义务;
  (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依法纳税;

  (8)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常德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高铁乘务,运动训练,工业机器人就业方向招生

交谈点击这里

0736-7319888